高二年级泰山实践活动 游记选摘
2017/5/17 15:46:03
北望帝都沙尘起,匆匆一去两日归。
京都繁华游人织,齐鲁胜景学子叹。
市迹风光似曾识,唯有人改旧时面。
回望遥遥先圣魂,尽入世间凡人情。
民安国泰今盛时,战起交戈古乱世。
学而时习不亦乐,温故知新安守道。
校阅春秋千百事,唯有仲尼不释卷。
泰斗追思咫尺间,荏苒物换天涯远。
山高峰奇唯仰止,路远任重有心人。
实而不华长久立,不忘初心有始终。
践约顶上相聚首,登高远望荡层云。
活力源自正年少,步逾千斤仍欢笑。
动听风起似呼啸,千古师恩一心中。
——高二(5) 张佳颖
初为理念,开创讲学;积极入世,民贵君轻。
三千弟子,七十二贤;尤为子贡,守墓六年。
仲舒一言,如明帝心;江山社稷,愚民为先。
儒表法里,以顺万民;钩心斗角,皇家气派。
初为茅草,后为琉璃;富贵无顶,文章通天。
——高二(8)班 陈清源
初行见浮雕,其雕纹龙,如出云端。各龙视而前望,视泰山之始发。憎恶可怖如吞噬游人焉。其雕云,非近而观之者以为龙存云端之巅。进而上山,左倾右道间致中天门,乘车未见其阶千百级。
至中天门,望而下眺,似而云海漫步,可叹曰:“真如中天乎!”云步桥上踩祥云,似仙境,固人叹曰“如登天”。而桥左刻云步桥三字,用笔之飘逸,现何为其桥。途遇五松,封为“五大夫”,自是始皇遇山洪而双膝跪地抱树,乃得救乎。后而封之曰“五大夫”。是为讽也。
十八盘其名为十八盘,考之,盖皇上游供轿夫舍,于诸方筑台,皇帝在此地一步一步谒泰。而轿夫可与此时稍作休憩。且此地较为陡峭,后端为直上云霄之地,游人不敢下望,却时而望之,盖其景憾之。
终而到南天门,是以为功成,山以此地最为危耸,一步不慎,无生乎。然此地为玉皇顶之始,到此地,终成矣。门上左书“门辟九霄,仰步三天圣迹”右书“届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步行一庙则至天街,供游人休憩处。上而几十阶,为玉皇顶。虽至阴,然雾朦,却为心击。小天下也,莫过如此。
登泰山之巅,感小天下之势;领其苦,为他日之基石。
——高二(8)班 陈清源
王安石曾写过“世界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借此我们来到了十八盘。攀爬十八盘只有险,石阶一个接着一个,根本无心去欣赏“乱云飞渡仍从容,无限风光在险峰”这种豪情,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往上攀爬。
红墙点缀,黄色的琉璃瓦盖顶,气势雄伟,这便是南天门了。过了南天门,后面的道路好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我们就来到了泰山极顶——玉皇顶。站在玉皇顶上瞭望山下,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回想在十八盘的经历,再想想直达玉皇顶的心情,让我想起李白曾写“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这霸气的诗句。站在山顶,让我看到了泰山无限好风光。
——高二(5)崔沄
终于到达南天门,回首俯视,“天梯”高悬,我的心中涌起一份骄傲,为自己曾经的坚持与努力。走过南天门,来到天街,此时我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在经过劳累、艰难的登山之路后豁然开朗,属于人间的繁华与欢笑,再次呈现于我的眼前,曾经的汗水、痛苦,被欣喜、安逸的氛围取代,果然有一种“羽化成仙”的感觉。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只有经过种种付出或磨难才会体会到幸福欢乐的人生体验呢?
站在玉皇顶,对那些曾在这里高瞻远瞩的伟人志士多了一份理解与敬重,我也深刻体会到“一览众山小”其中的百般滋味,孔子云: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是的,在不断地攀登,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往往能领略到不同的风景也会让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快3网下载安装到手机 官方网站 电脑版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