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促进学生落实转化策略”主题研讨——初中生物备课组展示活动

[日期:2021-04-1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2148日下午,我校初一初二生物备课组开展了主题为“促进学生落实转化策略”的交流活动。生物组全部初中老师和没课的高中老师们、质量检测与评价中心司瑞智主任、唐世红副校长以及西城区特级教师导师团王建宗校长参加了交流活动。   

首先,初二生物备课组长唐小平老师说明了此次活动的选题背景、探讨思路、实施措施和面临的困惑与困难。选题背景基于初中生的特点:有学习热情,但缺乏持之以恒的努力;有学好的愿望,但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看重考试与分数,但不知道如何规划新课与复习;情绪外显且易变,应多鼓励与提醒。 探讨思路主要有:如何教方法?如何做计划?如何促落实?如何保积极性?初中组的六位老师相继发言,与大家分享经验、探讨困惑。

唐小平老师与大家交流了初二备课组的一些做法:1、编制学案,突出重点知识,显现知识联系。解决学生抓不住重点、写字慢、知识散乱的困难。2、加强研讨、集体备课。形成年级一盘棋、进度统一、知识内容统一的整体教学模式;使学生都能接受到最优质的教学资料;还能促使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3、创氛围、争提优、抓潜能。努力营造“小中考”的学习氛围;每周统测,及时检查与落实;开设提优课与补差课,开阔解题思路、提升技能,使优秀生更优秀,让潜力生跟进复习进度。唐小平老师也与大家交流了她自己的一些有效做法,比如有针对性的找学生补课、找部分潜能学生来批卷,促进他们再一次识记知识等等。

连续四年在毕业年级带领学生备战新中考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王骁老师,针对如何督促学生落实,如何激发、转化潜能生的问题,将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经验进行了简要分享。王骁老师主要从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积极主动的家校沟通等方面做了简要发言。发言内容涵盖了对全体学生的常规要求落实、提优学生的指导落实和激发潜能生参与学习的探索尝试。

郭静静老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1、课上多提问、多表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学案;2、课后抓牢作业落实;3、每周一小结。每周把本周所学内容的课件以及学案答案发到家长和学生群,便于学生复习使用。4、考试早准备,考前知识再落实。另外,郭静静老师还时时刻刻在线解答家长和学生的问题,利用中午休息或下午放学后的时间,给班里的部分学生补课等。最后,郭静静老师还谈了自己对潜能生辅导的一些看法,要理解、尊重学生,尽力与孩子们多沟通、多多鼓励孩子们,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在自愿的基础上,寻求合适的家校合作模式。

初一生物备课组长刘畅老师从不同角度对如何促进落实和转化进行了探讨。

在落实基础知识上,刘畅老师提出了以下一些推荐的举措:第一,将教学设计做精细、教学资源准备充分并且及时更新、同步,为组里所有老师提供统一、详实的教学资料。第二,将反馈做精细,除了日常的学案、作业、测验,其实还可以拓展实验操作和设计、手工制作模型等反馈形式,多个维度考察学生。第三,抓好课堂时间,在课堂时间设置练习,当堂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提高课堂时间使用效率。第四,要充分利用学校的展板等,增加良性刺激,通过环境的创设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落实基本技能上,刘畅老师建议要精细分析实验、适度放开手脚让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自主探究,并可以通过还原真实场景等方式,对考察基本技能的反馈形式进行考核。作为一门本质是科学的学科,要关注实证,将探究做完整。在落实生命观念上,刘畅老师强调一定要在课程当中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的生产生活建立联系,善于发觉、应用真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生物学学科涉及到的基本观念。在集体学习中,友伴的影响和带动也对学习状态和成绩提升有重要作用。所以,刘畅老师呼吁用集体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个体,如建立学习小组等,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成绩提升。

王朝阳老师主要从落实学生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两个方面,分享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王老师提前充分备课,利用学案和学探诊高效利用课堂时间,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的方式,培养学生快速获取科普文阅读的能力。课下全批全改作业,根据学情设置具有梯度的问题,调动整体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们积极思考的能力。王老师也充分依托企业微信平台,加强与学生的线上交流,不断增强师生情感。作为青年教师,她也通过教研和听课的方式,不断提升自我,以更专业的水平督促学生,认真教好课,育好人。

杨时立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经验,指出还得抓课堂落实,需要抓知识、照顾大部分学生、对状态不好的学生及时指出问题。

唐世红副校长对老师们的教学策略和措施给予了肯定,还指出了各位老师的特色,比如王朝阳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勤奋、好学的老师;王骁老师的改错必追、一追到底的方法很有效;郭静静老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利用自己课余时间、发动家长的力量抓潜能生的措施很有效;刘畅老师的实验教学很有特色;杨时立老师和唐小平老师作为老教师都有着丰富的经验等等。最后,唐世红副校长提出几点值得老师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怎样结合生物学科特点,让学生重视起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有什么更有效的措施?

最后,西城区特级教师导师团王建宗校长针对老师们的现状,做了一小时左右的个性化诊断总结,将研讨活动推向了高潮。王校长不仅针对生物学特点,说明了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而且高瞻远瞩地指出,教研向科研转型、用科研引领教研、用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一定是未来学校发展、教学质量提升的捷径,更是未来发展方向。他肯定了老师们的努力和层出不穷的小妙招,并指出如果把这些小智慧和教育理论结合、与科研相结合,就会创造出大智慧,老师们将会由策略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实现更高水平的跨越。

因此,他鼓励老师们要有科研意识,要学习教育理论书籍、文献和相关政策文件,要走教科研一体化道路:研读课标,不打糊涂仗;精准反馈,不大网捞鱼;多读书、找文献,充实理论;用理论原理指导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研究成果提效、提质、提分。

王校长提出的“理论思考、理念施教、理性实践”让老师们有了拨云见日、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次研讨不仅是对前期工作的总结思考,更是后期工作崭新的起点。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anmotong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