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生物学真实情境教学研究(一)——文献研讨交流

[日期:2021-04-06]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21330日上午,我校生物教研组在高中楼教学研究室开展了基于真实情境的文献研讨交流活动。生物组初高中的全体老师们和校长助理金山参与了此次研讨交流活动。

教研组长刘娣老师首先说明了此次活动的研究意义:新形势要求老师们边实践边研究,文献阅读是开展研究的重要一环,从文献中可以寻找实践的理论依据,并发现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四位老师分别从四个不同角度进行文献阅读分享交流。

张硕老师从评价的视角进行了研讨交流。张硕老师首先指出测评中“真实情境”与教学中“真实情境”存在区别,教学中的情境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测评中的情境往往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情节性和复杂性;其次,能力测评中“真实情境”与核心素养测评中“真实情境”也存在区别,能力测评中的情境信息基本没有冗余,核心素养测评中的情境保留了真实信息的凌乱模糊、欠缺逻辑、复杂、冗余、综合性强及跨学科等特点;最后,测量单一学科能力试题的设问与测量核心素养的“真实问题”的主要区别是前者设问指向性非常明确,但在生活中往往不会发生,后者没有明确的思维指向,但却是在生活中极有可能发生的。

之后,郝萍老师对多篇文献进行了整合,整理出了基于真实情境的课堂教学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首先从情境选择方面,要避免情境教学的形式化,保证情境的真实性。可以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科研论文、社会热点事件、经典科学史中寻找素材,之后必须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才能应用于课堂。郝萍老师指出课堂中我们呈现给学生的往往不是“真实”情境,而是“真实性”的情境,二者的区别就在于教师对情境的后期加工。其次是在课堂中如何创设情境,要注重情境材料的取舍和呈现方式,并能依据教学目标和培养的不同核心素养选择不同的情境。最后,若落实情境教学必须设计巧妙的任务,使发展性任务贯穿于情境中,才能使得教学情境的价值最大化。而只有指向明确、激发思辨、引发探究的问题或任务,才是发展性任务。

刘娣老师从比较研究的视角进行了研讨交流。刘娣老师首先介绍了比较研究法的类型和一般研究步骤,然后从三个方面对情境教学进行了比较分析。首先,厘清了“情景教学”与“情境教学”的概念,然后从理论基础、教学设计、价值诉求、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情境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比较,指出教师需要实现由教知识向培养实践能力、由提供优化的情境向提供真实的情境转变,实现学生学习由低路迁移向高路迁移的转变,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最后刘娣老师指出比较研究法还可通过同课异构的课例进行情境教学研究。

杨忞老师对多篇硕士研究论文中的调查问卷进行了阅读和细致的分析研究,包括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部分。该部分问卷旨在对目前生物学情境教学应用现状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进一步明晰目前存在的问题,便于后期进行针对性地实践改进。杨忞老师指出教师问卷主要包含四个维度调查:对情境教学的认知情况、应用现状、教学效果以及态度和看法,学生问卷也主要包含四个维度:对生物学科的认知情况、课堂体验、学习效果以及对教师情境教学的态度和看法。杨忞老师通过前期比较、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将几份问卷进行有机整合的详细方案。


 

最后,金山助理提出可通过先进行同课异构的教学实践,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发现问题的建议,这样可使得研究更有抓手、更具针对性。

通过此次交流研讨,老师们对目前生物学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和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后期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yanmotong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