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其思维提升的过程,而疏于对生词的处理,进而忽略学生因为词汇引起的阅读障碍。为突破这一难点,5月9号,我校高中英语组刘洋老师展示了一节以“Enlightening a Mind”为主题的市级研究课,将词汇处理与阅读教学融会贯通,文本分析与课堂落实齐头并进。北京教科院陈新忠老师、北师大版教材编写组王琦老师、西城区教研员景鹏老师以及来自各区县的教师现场观摩了本节研究课。
本次研究课的备课工作得到了陈新忠老师和景鹏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英语组的通力协作与支持。经过精心备课和多次试讲,刘洋老师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与挖掘,对教学设计进行不断的修改与完善,最终呈现了精彩纷呈的活力课堂。
文章讲述了Helen Keller和老师Anne Sullivan之间的感人故事。生活在寂寞黑暗世界里的Helen,幼年时脾气十分暴躁。有着相似经历的Anne 能够对Helen的境遇感同身受,带领Helen开启语言的大门,点亮了Helen的心灵,彻底改变了Helen的人生。Helen得知万物皆有名字时,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她的面前。从简单可触的单词“doll”、“water”到抽象难懂的单词“think”、“love”,随着词汇难度的增加,Anne教会了Helen如何感知世界,给她带来了希望和快乐。
本节课以Helen学习词汇为主要线索,刘洋老师通过问题引领,着眼文本理解与分析,关注学生对重要信息的梳理与整合、内化与运用,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着眼文章语言表达,关注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巩固;着眼词汇的理解、分析与积累,关注学生利用多种策略解决生词,如根据语境猜测、构词法、参照英文释义、查字典等。
课后,专家以及在座的老师对本课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陈新忠老师在文本分析上提出:要关注信息之间的关联。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要关注Helen学词从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还要关注Anne教的过程及对其的影响。当把文章内在信息的关联建立起来之后,文章的主题意义就显而易见了。王琦老师在词汇处理方面给出了建议:通过不断的运用词汇与板书支撑,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与记忆。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景鹏老师认为,将文章读懂才是真正的目的。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词汇的学习是在词汇表中处理,但这堂课充分地体现了词汇学习与阅读教学的融合;同时,也指出本课可以继续提升和挖掘之处。
本课通过语境、构词法等方式教授学生猜测词义的方法,让词汇处理与阅读教学的融汇贯通真正落地。学生排除了阅读障碍,课堂的参与度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课堂教学有效性也进一步得到落实,这种方式也给英语教学带来新思考、新启迪。通过此次市级教研研讨的契机,英语组的老师们将会再接再厉,不断创新改善教学方式,进行更扎实的课堂教学。